奉化花木產業破局記:讓每一株苗木都成為“會呼吸的藝術品”
3月12日清晨,記者驅車沿著滸溪線駛入奉化區溪口鎮三十六灣村,道路兩旁造型各異的五針松、羅漢松與紅楓盆景錯落有致,宛如流動的綠色雕塑。這片曾經以傳統苗木種植為主的區域,正上演著一場關于花木產業升級的生動實踐當全國花木市場遭遇價格寒冬,奉化的花農用花木+藝術、花木+科技、花木+文旅的組合拳,讓每一株苗木都成為“會呼吸的藝術品”,走出一條從“賣樹難”到“藝術經濟”的轉型之路。
“除了銷量,傳統花木的價格也在下降”
當天,記者驅車進入溪口鎮雪竇山。道路邊隨處可見造型各異的高大羅漢松、五針松以及羽毛楓等精品苗木盆景。在這片區域內,種植園一家挨著一家,路邊不時有工人來回搬運挖出來的苗木。還有許多園藝師正在修剪苗木的樹枝。
奉化花木聞名遐邇,花木種植面積、品種曾占據全國市場的重要份額,也是當地主導農業產業之一,被花農稱為“搖錢樹”。
不過,隨著市場飽和與相關產業整治推進,這幾年全國的傳統花木供大于求,紅楓、櫻花等價格一路下滑,銷售每況愈下。
“以前每年3月份,是一年中的花木銷售高峰,每天上下山的大卡車少說也有上百輛,如今能有幾十輛貨車就不錯了。”溪口鎮東岙村的花農李師傅告訴記者,“除了銷量,傳統花木的價格也在下降。以前在旺銷時期,兩年生紅楓每株賣到30多元,兩年櫻花每株賣到10元,高得離譜,而現在這些花木幾乎無人問津。此外,花木工人的費用也是水漲船高。這都成了花木種植園普遍遇到的問題。”
“賣的不僅是花木,更是一種生活美學”
當花木產業面臨價格下跌與成本上升等多重困局時,部分先行企業已通過前瞻性布局實現突圍。
溪口鎮三十六灣村是全國五針松主產地之一,已有百年培育歷史。當地花農通過嫁接技術提升品質,并發展出了“造型經濟”。一棵規格20厘米的造型五針松售價可達數萬元,價格可翻好幾倍。
走進奉化溪口三十六灣村,傳統的五針松種植產業與現代新園藝技術“交相輝映”。園藝人竺孟勇是奉化第三代從事花木產業的新農人。在園地里,他展示了老一輩傳承下來的造型技藝:“這種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的模式,能讓一棵普通五針松增值數倍。”
記者發現滸溪線沿線的“五針松長廊”已成為當地特色景點,匯聚了樹齡四五十年的盆栽五針松,造型各異,兼具觀賞與生態保護功能。“我們賣的不僅是花木,更是一種生活美學。”竺孟勇表示。
從“賣樹”到“賣體驗”。位于蕭王廟街道汪家庫村的泉江梅園今年嘗到了甜頭。2月底,該園200多棵龍梅盛開,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種植戶葛國定發現了商機,于是利用這次機會,在梅園里開起了唱歌大賽。在梅園圍欄上,更是掛上橫幅和大幅風景照,一下子吸引了寧波、杭州、上海等地的游客到此一游。
“以前在苗圃里,修剪嫁接的梅花只能自己和家人欣賞。今年龍梅一下子火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打開大門歡迎游客前來打卡。”葛國定笑著表示,前段時間,家里的烤土豆和小吃都被游客承包了。
“面對困局,奉化的種植戶在這幾年紛紛選擇精品化、藝術化、數字化轉型路徑。”奉化花木協會代理會長王輝軍表示,市場上造型苗需求量增多,這條賽道也愈加“卷”,他們必須挖掘新的增長點。
早在2018年,溪口鎮沙堤村就打造了進口苗木精品園,10多家苗木企業先后在此落戶。該精品園主要經銷從西班牙、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進口的花木,品種有橄欖樹、茶梅、羅漢松、杜鵑等,進口苗木比例達九成以上。
經過數年打造,進口苗木精品園除銷售進口苗木外,還打造了觀光長廊。上個月,園區內的龍梅和橄欖樹開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旅游觀光。
竺君是奉化花木行業的先行者。早在2000年,他在江口現代農業示范園布局創辦了天竺園藝,培育高檔花卉盆景。2007年,該園藝公司從繁育草花轉到主攻繁育草花種苗,還引進仙客來、一品紅、鳳仙花、常青藤等盆花品種。這幾年,竺君還探索起了林下經濟。如今,經過多年布局,天竺園藝已成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的成功案例。
這場發生在四明山麓的產業革命,不僅為傳統農業升級提供了樣本,更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層內涵。當一棵棵苗木從“搖錢樹”蛻變為“藝術品”,奉化的花農正在書寫四明山的嶄新篇章。
王輝軍向記者透露,在奉化,一個精品花木交易市場正在建設中,未來將集展示展銷、電商直播等功能于一體。這對于奉化以及周邊的花木產業發展來說,有望從區域性市場邁向全國高端花木交易樞紐。
“傳統花木市場飽和,我們必須跳出賣樹思維。從種樹賣樹到造景創藝,奉化花木產業轉型,如何去創新、去開拓新的賽道,一直是我們在思考的問題。”王輝軍表示,“我們也在走訪全國各地的花木市場,了解行情以及發展趨勢。跳出傳統種植思維,通過文旅融合、科技賦能、模式創新等方式構建新的產業生態。例如,我們的一些企業和種植戶已在考慮打造苗木觀賞+服務體驗(民宿、餐飲、技藝)+文化消費的場景以及生態圈。如果苗木從單純的商品變成文化符號,當苗圃成為生活空間,產業發展或將有無限可能。”
在奉化采訪期間,記者深切感受到“藝術”對傳統產業的重塑力量。當五針松造型成為非遺技藝,當苗木基地變身網紅打卡地,奉化花農用智慧與汗水詮釋了:農業不僅是土地的耕耘,更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試驗田。這場轉型沒有終點,唯有持續注入藝術、科技與生態元素,才能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取之不盡的金山銀山。
寧波晚報記者魯威通訊員江懌文/攝
6000多棵!沒想到寧波人家門口有這么多古樹名木
全國領先!甬產人形機器人有技術突破
吃水深度超22米!寧波舟山港成功接卸超大型礦船
我軍航母戰力提升 很多首次變日常
滯留太空約9個月 美宇航員準備返回
一萬張照片里的“她” 七旬老人用鏡頭記錄女性故事
兩股冷空氣接踵而至 降溫和陰雨“唱主角”
寧波已成立26家社區社會企業 居委會開公司靠譜嗎?
小心這類軟件!寧波10天內4人被騙 單筆蕞高損失70萬元
寧波升級版“8+4”經濟政策發布
支持更多企業成長為獨角獸 寧波如何發力?
寧波社區妙招頻出 打通配送“蕞后一公里”
寧波誕生“產業互聯網平臺頭部股”
兩股冷空氣接踵而至 降溫和陰雨“唱主角”
寧波58位共享奶奶守護600多名孩子放學路
不能變、也不會變與健康發展、健康成長
以三個“盡量別”提升會議“兩頭率”
羅浩聲:“聽勸”是一種可貴的品質
吳啟錢:人脈變資源,真誠是前提
李培林:準確把握新業態的創新活力和新挑戰
潘文軒: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推動“三農”實現“三增”
范仲夏:始終保持反腐敗不停歇不退讓
把人民群眾作為文化建設的見證者、鑒賞家和評判者
中國寧波網(寧波甬派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C)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17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407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奉化花木產業破局記:讓每一株苗木都成為“會呼吸的藝術品”
3月12日清晨,記者驅車沿著滸溪線駛入奉化區溪口鎮三十六灣村,道路兩旁造型各異的五針松、羅漢松與紅楓盆景錯落有致,宛如流動的綠色雕塑。這片曾經以傳統苗木種植為主的區域,正上演著一場關于花木產業升級的生動實踐當全國花木市場遭遇價格寒冬,奉化的花農用花木+藝術、花木+科技、花木+文旅的組合拳,讓每一株苗木都成為“會呼吸的藝術品”,走出一條從“賣樹難”到“藝術經濟”的轉型之路。
“除了銷量,傳統花木的價格也在下降”
當天,記者驅車進入溪口鎮雪竇山。道路邊隨處可見造型各異的高大羅漢松、五針松以及羽毛楓等精品苗木盆景。在這片區域內,種植園一家挨著一家,路邊不時有工人來回搬運挖出來的苗木。還有許多園藝師正在修剪苗木的樹枝。
奉化花木聞名遐邇,花木種植面積、品種曾占據全國市場的重要份額,也是當地主導農業產業之一,被花農稱為“搖錢樹”。
不過,隨著市場飽和與相關產業整治推進,這幾年全國的傳統花木供大于求,紅楓、櫻花等價格一路下滑,銷售每況愈下。
“以前每年3月份,是一年中的花木銷售高峰,每天上下山的大卡車少說也有上百輛,如今能有幾十輛貨車就不錯了。”溪口鎮東岙村的花農李師傅告訴記者,“除了銷量,傳統花木的價格也在下降。以前在旺銷時期,兩年生紅楓每株賣到30多元,兩年櫻花每株賣到10元,高得離譜,而現在這些花木幾乎無人問津。此外,花木工人的費用也是水漲船高。這都成了花木種植園普遍遇到的問題。”
“賣的不僅是花木,更是一種生活美學”
當花木產業面臨價格下跌與成本上升等多重困局時,部分先行企業已通過前瞻性布局實現突圍。
溪口鎮三十六灣村是全國五針松主產地之一,已有百年培育歷史。當地花農通過嫁接技術提升品質,并發展出了“造型經濟”。一棵規格20厘米的造型五針松售價可達數萬元,價格可翻好幾倍。
走進奉化溪口三十六灣村,傳統的五針松種植產業與現代新園藝技術“交相輝映”。園藝人竺孟勇是奉化第三代從事花木產業的新農人。在園地里,他展示了老一輩傳承下來的造型技藝:“這種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的模式,能讓一棵普通五針松增值數倍。”
記者發現滸溪線沿線的“五針松長廊”已成為當地特色景點,匯聚了樹齡四五十年的盆栽五針松,造型各異,兼具觀賞與生態保護功能。“我們賣的不僅是花木,更是一種生活美學。”竺孟勇表示。
從“賣樹”到“賣體驗”。位于蕭王廟街道汪家庫村的泉江梅園今年嘗到了甜頭。2月底,該園200多棵龍梅盛開,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種植戶葛國定發現了商機,于是利用這次機會,在梅園里開起了唱歌大賽。在梅園圍欄上,更是掛上橫幅和大幅風景照,一下子吸引了寧波、杭州、上海等地的游客到此一游。
“以前在苗圃里,修剪嫁接的梅花只能自己和家人欣賞。今年龍梅一下子火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打開大門歡迎游客前來打卡。”葛國定笑著表示,前段時間,家里的烤土豆和小吃都被游客承包了。
“面對困局,奉化的種植戶在這幾年紛紛選擇精品化、藝術化、數字化轉型路徑。”奉化花木協會代理會長王輝軍表示,市場上造型苗需求量增多,這條賽道也愈加“卷”,他們必須挖掘新的增長點。
早在2018年,溪口鎮沙堤村就打造了進口苗木精品園,10多家苗木企業先后在此落戶。該精品園主要經銷從西班牙、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進口的花木,品種有橄欖樹、茶梅、羅漢松、杜鵑等,進口苗木比例達九成以上。
經過數年打造,進口苗木精品園除銷售進口苗木外,還打造了觀光長廊。上個月,園區內的龍梅和橄欖樹開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旅游觀光。
竺君是奉化花木行業的先行者。早在2000年,他在江口現代農業示范園布局創辦了天竺園藝,培育高檔花卉盆景。2007年,該園藝公司從繁育草花轉到主攻繁育草花種苗,還引進仙客來、一品紅、鳳仙花、常青藤等盆花品種。這幾年,竺君還探索起了林下經濟。如今,經過多年布局,天竺園藝已成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的成功案例。
這場發生在四明山麓的產業革命,不僅為傳統農業升級提供了樣本,更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層內涵。當一棵棵苗木從“搖錢樹”蛻變為“藝術品”,奉化的花農正在書寫四明山的嶄新篇章。
王輝軍向記者透露,在奉化,一個精品花木交易市場正在建設中,未來將集展示展銷、電商直播等功能于一體。這對于奉化以及周邊的花木產業發展來說,有望從區域性市場邁向全國高端花木交易樞紐。
“傳統花木市場飽和,我們必須跳出賣樹思維。從種樹賣樹到造景創藝,奉化花木產業轉型,如何去創新、去開拓新的賽道,一直是我們在思考的問題。”王輝軍表示,“我們也在走訪全國各地的花木市場,了解行情以及發展趨勢。跳出傳統種植思維,通過文旅融合、科技賦能、模式創新等方式構建新的產業生態。例如,我們的一些企業和種植戶已在考慮打造苗木觀賞+服務體驗(民宿、餐飲、技藝)+文化消費的場景以及生態圈。如果苗木從單純的商品變成文化符號,當苗圃成為生活空間,產業發展或將有無限可能。”
在奉化采訪期間,記者深切感受到“藝術”對傳統產業的重塑力量。當五針松造型成為非遺技藝,當苗木基地變身網紅打卡地,奉化花農用智慧與汗水詮釋了:農業不僅是土地的耕耘,更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試驗田。這場轉型沒有終點,唯有持續注入藝術、科技與生態元素,才能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取之不盡的金山銀山。
寧波晚報記者魯威通訊員江懌文/攝
今年前兩月寧波外貿再創歷史同期新高 總額超2300億元
科幻照進現實!我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單獨立項
寧波升級版“8+4”經濟政策發布
支持更多企業成長為獨角獸 寧波如何發力?
寧波社區妙招頻出 打通配送“蕞后一公里”
寧波誕生“產業互聯網平臺頭部股”
兩股冷空氣接踵而至 降溫和陰雨“唱主角”
江蘇首例AI版權圖片案宣判:作者享有著作權
寧波曾經的“頂流”炸雞店 拆遷后重開生意仍然火
全國領先!甬產人形機器人有技術突破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被逮捕 外交部回應
寧波市領導與專家人才代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吃水深度超22米!寧波舟山港成功接卸超大型礦船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