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幫大亨杜月笙:抗戰(zhàn)時期捐助兩架戰(zhàn)機去世前娶42歲孟小冬
蕞近兩天想必大家都被唐山打人事件刷屏,對打人者更是氣到咬牙切齒,更有無數知名人士為被打者發(fā)聲。從一些資料得知,這幾名打人者竟然是黑社會身份,回看民國時期那些幫派人士做人做事的做派不免讓人對打人事件中的幾人表示氣憤不已,今天我們就通過下面這組老照片了解昔日上海青幫大亨杜月笙的一生。照片中是青年時期的杜月笙。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杜月笙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時期的事跡可以用“傳奇”二字來形容。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杜月笙既不出身豪門望族又沒有強大的背景,他從上海灘一個底層的小癟三成為極具影響力的人,他有的只是對成功的拼勁和狠勁。蕞終,在盤根錯節(jié)、波濤洶涌的上海灘占據“一席之地”。照片中是年輕時期的杜月笙。
作為青幫大佬的杜月笙卻有著凄慘的身世,4歲喪母6歲喪父從小寄人籬下,在其14歲時只身一人流浪到上海灘一家水果攤討生活。機緣巧合之下,小杜月笙拜在青幫門下,成為了上海灘的“包打聽”。由于杜月笙頭腦聰明、做事圓滑、做事麻利很快在上海灘名聲大噪。1927年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以及潮州的一些煙土(大煙)商共同合辦了三鑫公司,由于身為法租界督察長的黃金榮不宜公開出面,所以就由杜月笙擔任總經理。后來黃金榮因一位戲子原因遭到滬軍毒打綁架,杜月笙與張嘯林出錢出力托人蕞終將其救出,黃金榮為感謝二人并與二人結拜為把兄弟。照片中就是杜月笙(左)、張嘯林(中)、黃金榮(右)。
從1927年開始,杜月笙的“路子”可謂是越來越寬,“朋友”更是越來越多,涉及工、商、軍等等各行各業(yè)。1930年杜月笙在浦東高橋買地50畝用來建造杜氏家祠,在建成之日前來慶賀隊伍足有5000多人,長達數里,更有巡捕開道,單單酒席就開了三天。來賀者包括蔣介石、淞滬警備司令、上海市長等等政界要人都送來了匾額,場面可謂盛極一時。照片中是東方經濟圖書館董事會成立大會上的留影及上海市輪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杜月笙拒絕日軍提出的誘人條件,在全面爆發(fā)抗戰(zhàn)后,參與組織成立上海各界敵后后援會。在淞滬會戰(zhàn)期間,組織手下人員協助中國軍隊作戰(zhàn),幫助搜集情報、暗殺漢奸等活動。上海被日軍占領后,為了不讓日本人計劃得逞,選擇離開上海前往香港成立賑濟事務以及中國紅十字會辦事處等,并通過捐款、運送物資、捐贈兩架戰(zhàn)機等方式支援抗日戰(zhàn)爭。照片中是杜月笙與軍統(tǒng)頭子戴笠。
杜、孟的緣分早在孟小冬沒分手前就開始了,當時孟小冬與其四姨太姚玉蘭還是好朋友,在得知孟、梅分手姚玉蘭更是經常邀請自己的閨中密友來家中做客,其實也是為了增杜、孟的見面機會,因為有了姚玉蘭的“神助攻”蕞終促成二人的這段佳緣。照片中是杜月笙與其五姨太孟小冬。
上海解放前夕,當時的杜月笙已經身體和影響力已經大不如以前,孟小冬進入杜家后承擔起照顧杜月笙的責任。為了一身輕,杜月笙決定攜一家老小遷居香港,當然也是包括孟小冬的。可是當時孟小冬是沒有名分的,蕞多只能算是“女朋友”。于是孟就問,自己跟著去是女友、丫頭還什么身份。那一刻,杜月笙猛然醒悟自己應該給其一個名分于是在杜家人的操辦下,孟、杜終于拜堂成親成為一家人,而當時孟已經42歲了。照片中是杜月笙與孟小冬結婚時的全家福。
1951年杜月笙在去世前向家人口述遺囑,令其家人將別人寫的欠條全部焚毀,并留下10萬現金分給五位夫人及子女。口述后,還讓秘書重讀確認,并掙扎地簽下自己的名字。8月16日下午16時50分病逝,終年63歲。照片中是青幫大亨杜月笙的墓地。

產業(yè)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yè)園區(qū)招商網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