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品牌】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一期項目投產
經過企地雙方時近兩年持續努力,經過成千上萬名建設工人日夜奮戰,12月10日,承載著荊門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重要使命的億緯鋰能 60GWh超級工廠終于橫空出世,順利投產。由此,荊門千億鋰電產業掀開新的篇章。
時維冬月,萬物蓄勢。關公故地,石破天驚。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投產,荊門高新區千億鋰電產業翻開了壯麗的一頁。
此次超級工廠投產的MB56大鐵鋰電芯產品,為業內率先發布并量產的超大容量電池,能量高達2KWh。從2022年產品首次發布到今年年底投產,這款擁有“更高效、更簡捷、更安全”優勢的明星產品,多次閃耀國際國內舞臺。億緯以其“極致制造”向世界遞出了“新名片”,成為當之無愧的“鋰”先鋒。
億緯超級工廠投資108億元,規劃建設全球單體規模蕞大的新一代鋰電池制造工廠,數字化程度很高。項目規劃分兩期建設,此次投產的一期項目生產線GWh。
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一期投產啟動現場。許中華 攝
搶鮮搶早,永立潮頭。億緯在發展中一以貫之。近幾年,億緯搶抓全球儲能市場規模激增機遇,利用深耕鋰電行業20多年的積累,提前布局儲能板塊,近三年,儲能出貨保持翻倍增長態勢,其出色表現為業內矚目。今年前三季度,其儲能電池出貨量35.73GWh,同比增長115.57%,在全球排名躍居第二。“隨著超級工廠大容量儲能電池投產、滿產,產能持續釋放,明年我們的儲能出貨量和市占率預計將有更大提升。”億緯儲能市場部經理易鳳梅認為。
2012年以來,億緯在荊門高新區不斷增加投資,規劃建設1個總部、11個廠區、18個工廠。截至目前,已建成9個廠區,產能152GWh,規模居全省頭部。2023年,億緯荊門基地產值已超過300億元。
2023年,荊門高新區以鋰電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600.4億元,相比2021年增長121%。隨著超級工廠投產,荊門高新區鋰電池產能將達到212GWh,成為名副其實的華中鋰電之都。
猛將成群,任重致遠。2021年11月4日,武漢東湖之濱,億緯聯合格林美、恩捷股份、科達利、新宙邦等企業,與荊門市政府簽訂463億元的荊門動力儲能電池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
一年生芽,兩年長枝,三年開花。美麗的東湖約定,綻放出了一朵朵絢爛的“鋰”花。
在億緯十一區,記者看到了在建的物料整配工廠,這里將成為億緯的全球倉儲物流中心,將給包括億緯在內的上下游企業提供智能化的倉儲物流設施,幫助供應鏈提升數字化水平,降低成本。“我們準備建一個全球智能化駕駛艙,從中可以看到整個公司倉儲、物流等數據,搭建完成后會將數據與供應商實時共享,真正實現供應鏈數字化。”億緯動力物料整配工廠項目經理陳時來介紹。
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一期鳥瞰圖。
在競爭中交流互鑒、提質增效的優勢彰顯。目前,荊門高新區有中澤、科達利、金楊、震裕4家鋰電池結構件生產企業。4家企業均與億緯配套,有共通之處,又有所區別,呈現出良好的競爭發展態勢。
走進荊門震裕的生產車間,下料、拉伸、成型、包裝、檢測,各環節有序。公司新建9條方形鋁殼結構件生產線,截至目前,總產量超過1000萬套。“我們已規劃新建3萬多平方米廠房,計劃將生產線條。”荊門震裕總經理劉立輝指著廠房旁邊一片空地說。
以億緯為龍頭,鋰電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應鏈關系。在荊門高新區落地生根后,這些企業與更多本地企業產生了新的交集。
白油是恩捷的上游原材料之一,在向下游億緯供應隔膜的同時,恩捷在園區找到了新的白油供應商。湖北金泉在向億緯供應NMP和電池原材料時,將生產過程中得到的再生金屬等材料供應園區10來家企業。荊門震裕為億緯配套生產結構件時用的包裝來自荊門高新區裝備產業園的一家企業……這樣的交集不勝枚舉。據不完全統計,鋰電產業鏈上下游已聚集37種產品。產業鏈還吸引了荊門喜百年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荊門市恒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湖北貝豐供應鏈有限公司等企業落戶。
共進共贏奔千億,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荊門新能源動力儲能電池產業集群躋身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省級創新型產業集群。今年5月,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布中國縣(市、區)鋰電材料產業發展潛力排行榜前15強名單,荊門高新區產業基礎位列全國第二、綜合實力居全國第四。
搶鮮搶早,共進共贏。以荊門高新區為引擎,荊門集聚新能源動力儲能電池企業59家,已建成新能源動力儲能電池產能156.6GWh,規劃產能231.6GWh,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分別占全省總量的44.2%、27.2%。
隨著動力電池報廢高峰期的到來,“有始有終”的循環命題早已廣受關注。荊門做出積極探索,廢舊動力儲能電池年回收處置量達到4.5萬噸。荊門高新區已基本形成“原材料制備—關鍵部件生產—電芯制造及模組封裝—電池產品應用—廢舊電池回收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廢舊電池回收再制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電池回收利用主要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兩種途徑,梯次利用是指將退役的動力電池進行檢測、分容、修復、重組后,再應用于其他領域。再生利用是指通過拆解、分離和提純等工藝,將廢舊動力電池中的有價值材料進行回收和再利用。
格林美率先邁出了步伐,給出了“資源有限 循環無限”的回答。2023年,格林美回收拆解動力電池約2.75萬噸(3.05GWh),同比增長57.49%,占中國退役動力電池總量的10%以上。其碳酸鋰回收產能擴容達到1萬噸/年,鋰回收率超過95%。回收使用的鎳資源,占中國原生鎳開采量的20%以上。回收使用的鈷資源,占中國原生鈷開采數量的350%以上。今年以來,格林美回收拆解動力電池2.30萬噸(2.63GWh),同比增長16.78%。
億緯在惠州和荊門均布局了梯次利用生產線。億緯超級工廠在建的自動化梯次利用線萬噸/年。
低碳循環的“綠”能澎湃著整個產業鏈。
“億緯提出了‘2030年運營碳中和,2040年核心價值鏈碳中和’的目標。超級工廠是目前全球單體規模蕞大的碳中和電池工廠,規劃年產能超過60GWh。按照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0%、2小時儲能時長測算,它的產出能夠配合300GW的光伏電站,代替1.1億噸標準煤,在終端應用場景減碳2億噸。”億緯ESG雙碳部經理王振凱介紹。
11月22日,億緯與京東物流、東風商用車在荊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園區智慧低碳物流示范項目。億緯鋰能聯合京東物流、東風商用車推出短駁運輸新能源解決方案,通過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實現自動化管理,提升30%以上的作業效率,智能調度減少運輸空載,有效節省成本20%以上,并使得碳排放減少98%。
這些裝有億緯電池的京東物流車穿梭在荊門高新區鋰電片區,未來將成為串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綠色”使者,共同實現供應鏈降碳。
千億路上,一往無前。“我們將支持億緯工商業儲能項目推廣,搶占市場。同時,緊緊圍繞新能源動力儲能電池產業,繼續招大引強、招高引新,延鏈補鏈、建鏈強鏈。”荊門高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李遼說。
楚商新聞中心出品丨轉載請注明出處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