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創新“核爆”生態!浦東形成“十百千萬”創新主體發展梯度
從探索科學發現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到擁有創新技術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研發機構,加速成長為科技小巨人,直至“登”上科創板,在浦東積極營造的創新“核爆”生態中,通過政策支持、創新賦能、創業孵化等一系列舉措支持,正以“梯度培育鏈”賦能企業“梯度”成長。
一粒粒科創“種子”在浦東落地、成長、根植。蕞新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浦東科創板上市企業51家,企業研發機構884家、小巨人企業900家,“專精特新”企業2385家、有效期內高企4922家,科技型初創企業數萬家,形成“十百千萬”創新主體發展梯度。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創新是企業生命活力的源泉。14年前在浦東張江成立的上海益諾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益諾思”)今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央企CRO(外包服務)企業上市頭部股。
益諾思作為浦東生物醫藥產業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深耕浦東張江,并不斷升級創新能級。該公司先后通過NMPA的GLP認證、美國FDA的GLP檢查、OECD成員國荷蘭政府的GLP認證、AAALAC認證及美國病理學會的CAP認證等,業務范圍更是覆蓋了早期成藥性評價、非臨床藥效學研究、非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臨床生物樣本分析、生物標志物與轉化研究等領域。
去年,益諾思總部及創新轉化中心項目在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開工。該項目位于張江科學城南部,建設內容包括益諾思總部、非臨床評價實驗室、臨床分析與轉化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預計2026年建成。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國藥益諾思從非臨床到臨床藥物評價的一體化服務能力,增強業務承接能力,加速壯大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益諾思原本只是國內眾多小而美的CRO企業之一,正因為創新求變,益諾思逐步“變強”,登陸科創板后,將努力推動科研成果應用和帶動產業發展,打造卓越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綜合性CRO企業。
從0到1,從1到100。在浦東構筑的“熱帶雨林”創新生態場中,益諾思是“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的典型代表,當越來越多的科創“種子”努力成長,浦東“土壤”則為“種子們”開辟出更滋養的“良田”。
由諾貝爾獎獲得者bengt samuelsson教授、瑞典著名科學家jan-christer janson教授和顧銘博士及團隊等科學家共同創建的艾緹亞(上海)制藥有限公司已在浦東張江建立起抗炎多肽開發技術平臺,重點聚焦在急慢性炎癥及其相關病理過程的治療。
藥品從研發到蕞終進入市場通常要經歷短則六七年、長則10年左右的周期。艾緹亞(上海)制藥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顧銘說,對于生物科技公司(即Biotech)來說,成長初期決定企業能否走下去的重要一環就是融資,“我們的首個創新藥產品已經到了臨床2期,預計到2025年完成,在資金支持這塊,浦東讓我們看到有很好的對接渠道。”
記者了解到,浦東蕞新發布的“發榜貸”將為企業委外研發提供貸款融資支持,貸款專項用于支付委外研發合同項下的各類費用。“揭榜險”將為從事科技研發、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的企業和機構,提供項目執行期間的研發設備、研發人員、成果驗收等風險保障。這些都為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保駕護航,促進科技創新需求和高質量技術供給的“雙向奔赴”,為“實驗室”到“生產線”提供全流程的科技金融創新服務。
激發向“新”動能,全速培育科技成果
近年來,國際生命科學界對被譽為“人體大數據”的人類表型組愈加關注。“人類表型組”已被視為后基因組時代的新科學制高點,其研究成果將推動生命科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在基因組測序工作完成之后,其實人類還有很多疾病沒有得到治療解決。我們研究院正著力全面、系統地測量和研究人類各種可測量的生理、生化和行為特征,借助先進的測量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方法,探討這些表型與人類健康、疾病及其遺傳的關系。”落地于浦東張江的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正攜手相關機構共同發起“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經過多年努力,這一國際大科學計劃已經進入了快速推進階段。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副院長陳華進一步解釋道,“希望這一由中國科學家發起引領的計劃,能對疾病治療、健康管理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目前通過表型組,如新生兒指紋,可以進行先天疾病的預測等。”
新型研發機構是統籌推進科技和產業創新、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在促進原創性、顛覆性研發及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作為新型研發機構,也更加看重所處區域給予成果轉化落地的“助推力”。
“處于浦東張江,這里密布著眾多的生物醫藥企業,而我們機構又與該產業密切相關,這就是浦東創新產業生態的優勢。”陳華說,“我們也希望把創新成果在浦東沃土上盡快落地。”
在浦東,通過開放創新營造“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新主體加入。自2021年浦東提出GOI計劃以來,GOI企業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持續深化賦能,為浦東創新生態構建和產業高地崛起貢獻源源不斷的力量。
被評為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典范(典范GOI)的上海諾基亞貝爾OpenX lab開放創新中心負責人劉澤說,兩年前加入浦東GOI計劃,總部經過了慎重的考慮,并經過了多輪的評估,事實證明這一決定非常正確。“創新要有點線面,加入GOI計劃后,我覺得不止是點線面,而是全方位融入到了產業鏈中,帶來了更多的合作伙伴。我們也不是單向的付出,也從中得到了真實的業務增量。”
據悉,擁有5億美金的諾基亞全球成長基金中,已有9000萬人民幣通過GOI計劃投向了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主要涉及工業解決方案、軟件、大數據以及芯片設計等行業領域,正依托上海諾基亞貝爾OpenX Lab創新中心,聚焦5G專網、工業元宇宙、算力網絡、智慧園區等賽道,聯合開展行業解決方案研究,培育并推動相關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浦東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浦東孵化器全面強化資源配置、全力提升孵化能力、全速培育科技成果,助推硬核科技產業發展及未來產業前瞻布局。
強碧薇:我希望打破邊界,凝聚街區多元力量
專科醫院如何“強腰”?浦東這家醫院探索…
在周浦,文化藝術節與長三角古琴藝術節“…
黃天一:用破圈來破局,讓街區和商戶關系…
事關教育人才培養,寶山推出這項新模式
銀聯商務攜手山姆會員店,提升跨境購物體驗
建設銀行“養老中國行”啟航上海,開啟養…
滬蘇湖高鐵開通在即!周邊有這么多好玩的…
職場“幸福力”如何共塑?這個跨界合作頗…
銀聯商務青云SaaS服務平臺助力智慧校…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于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