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科創10大熱詞:新年新賽道只能你來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Web3.0”、“張江三十年”
元宇宙一詞誕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其描繪了一個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元宇宙”,人們在其中擁有自己的數字化身。繼入選2021年十大國際熱詞后,元宇宙在今年獨占科創界鰲頭。盡管至今元宇宙還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可的確切定義,但并不妨礙其概念加速落地。
自2021年Facebook從社交媒體轉型為“元宇宙”公司,全球開啟競相布局元宇宙的大幕,國內城市也紛紛布局元宇宙賽道。上海元宇宙率先起跑,去年6月在元宇宙領域布局兩個特色產業園區——張江數鏈和漕河涇元創未來,去年7月發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并成立了“張江元宇宙創新發展聯盟”,首批成員包括百度、上??萍即髮W等20余個各領域的專業機構、龍頭企業。元宇宙相關產業鏈的諸多環節帶給市場無盡的想象空間。
“腦機接口”這個概念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Vidal教授于1973年提出,指在計算機與生物腦之間建立一條直接交流的信息通道。腦機接口技術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大類:侵入式是指在大腦中植入電極或芯片;非侵入式是指通過頭戴式腦電帽的電極從頭皮上采集腦電信號。
1998年,埃默里大學的研究員Philip Kennedy首次將腦機接口裝備植入人體。隨著科技硬件逐步成熟,腦機技術逐漸從科研走向了臨床。全球首例關于運動皮層腦機接口的臨床試驗,是Cyberkinetics公司2004年通過“猶他電極”實現的侵入式癱瘓治療。
世界各國已相繼啟動腦科學相關科技規劃。作為我國的科技戰略重點,腦機接口被寫入《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浦東企業司羿智能和心瑋醫療等率先取得突破,前者利用腦機接口直接對患者的大腦進行刺激,實現了“自上而下”的神經重塑;后者的國內首款介入式腦機接口成功完成了動物試驗。
當前,國內外巨頭“扎堆”人形機器人賽道,迅速引燃資本市場機器人板塊:去年8月,小米推出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 One;去年9月底,特斯拉推出人形機器人Optimus,并計劃于2023年量產;而亞馬遜旗下的digit人形機器人已在很多實際工作中初露鋒芒……根據相關研究報告,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將是個萬億級的市場。
通信衛星可分為低軌、中軌和高軌,低軌衛星運行在距地面2000千米以內的軌道上。隨著微小衛星技術的迅猛發展,低軌衛星重量大大減少,加上火箭回收技術帶來的發射成本降低,總成本大幅下降。另外,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傳輸時延低、鏈路損耗小的優勢,以及衛星通信帶寬承載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其更適合衛星互聯網的商業應用,尤其是在通信或導航等方面的應用和潛能被蕞大化地發掘。
近年來,國際上迅速推進的Starlink、OneWeb等大規模衛星星座系統都是低軌衛星互聯網的典型代表。我國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為首的央企盡管尚未實現星座組網,但已有“鴻雁”星座、“虹云”工程、“行云”工程等項目,而銀河航天、九天微星等民營航天企業則在低軌衛星互聯網領域邁出了扎實的一小步,如去年3月,銀河航天成功發射6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與2020年的首發星組成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
“虹云工程”的頭部顆衛星——我國首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技術驗證衛星
無人物流車的興起,其背后是數字化與物流企業的深度融合,也是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當前,國內物流板塊的頭部品牌,如美團、阿里、京東等,紛紛布局無人配送賽道,并根據自身“基因”優勢,有的從倉儲無人車出發,有的著眼于社區配送。
Web3.0是什么?如果說Web1.0僅是可讀、單向傳輸的閱讀互聯網,Web2.0是可讀可寫、雙向傳輸的交互互聯網,那么Web3.0就是“可讀+可寫+可擁有”的“價值互聯網”。在Web3.0,用戶不必在不同的平臺創建多種身份,而是可以用一個去中心化的通用數字身份體系通行各個平臺;同時,用戶具有管理數字身份、掌控個人數據、監督算法應用的自主權。
目前,上海已研發完成面向Web3.0技術的互聯網操作系統Conflux OS,該操作系統通過圖形化用戶操作界面,實現對多種區塊鏈共識系統的統一調用,提供開源可復用的開發框架和中間件及生產力工具,支持“Web3.0”及“元宇宙”應用的低代碼開發,并有效降低開發和運營的技術成本。在去年7月發布的《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中,Web3.0被視為“第三代萬維網”,將作為新一代網絡被布局。Web3.0距離完整生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一段時間內,Web2.0和Web3.0還會以共存的狀態存在。
研發費用高、研發周期長、研發成功率低一直是壓在制藥企業身上的“三座大山”,而AI制藥有望搬走這“三座大山”。當前,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技術公司和生物醫藥企業聯合,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藥物研究領域的變革。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主要表現為七個場景,分別是:靶點藥物研發、候選藥物挖掘、化合物篩選、預測ADMET性質、藥物晶型預測、輔助病理生物學研究和發掘藥物新適應癥。
從區域分布來看,美國的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公司遙遙領先于其他各個國家,中國緊隨英國、加拿大其后,在全球人工智能藥物研發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張江科學城,AI新藥研發的產業生態已悄然萌芽,產學研醫界的AI新藥研發鏈條也已初步形成。2021年10月,張江AI新藥研發聯盟成立,包括英矽智能、美迪西、晶泰科技、浙江大學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在內的AI初創企業、CRO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等成為首批15家聯盟成員單位。
氫燃料電池行業是2022年蕞熱門的賽道之一。氫燃料電池是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盡管當前汽車市場中蕞火熱的是鋰電池,但鋰電池只能解決電動車一部分的儲能需求,規模更大、能量密度更高的能源將是氫能,尤其是在“雙碳”戰略下,氫燃料電池有其蕞大優勢——水是唯一副產品。
2022年11月23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透露,到2025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突破1萬輛。當前,臨港新片區正發力氫能產業,建設“國際氫能谷”,打造氫能發展引領區。2021年年底,上海市首座油氫合建站——臨港新片區平霄路油氫合建站正式投入運營。臨港新片區已經陸續落戶了申能、上海治臻、上海唐鋒、鎂源動力等20多家圍繞氫能產業鏈上下游的關鍵企業,囊括了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場景等各個環節。氫能或將成為未來10年的一個重大風口。
人有而立之年,城亦如是。1992年以來,張江科學城從只有17平方公里規劃土地的張江高科技園區起步,歷經由“園”轉“城”以及三次擴區,面積已擴大到約220平方公里,擁有約2.4萬家企業、1800家高新技術企業、179家外資研發中心,企業總營收突破萬億。從默默無聞的郊區小鎮,茁壯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張江奇跡從何而來?
源于制度破冰,探索出一套符合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制度體系;源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研發機構加速集聚,“從0到1”的原始創新持續增加,成為人才、產業、生態的源頭活水;源于鍛造產業鏈,不斷增強戰略性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張江,已成長為我國生物醫藥和集成電路等產業領域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和策源地。展望未來,張江正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驅動引擎,建設“科學特征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的國際一流科學城。
什么是“新賽道”?新賽道是以新技術、新模式為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或細分領域,具有引領性發展、顛覆性創新、爆發式成長的特性。在技術革命加快演進、城市競爭格局加快調整的背景下,新賽道已成為后發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的關鍵變量。
本篇列舉的“元宇宙”、“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低軌衛星”、“無人物流車”、“Web3.0”、“AI制藥”和“氫燃料電池”都屬于新賽道。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上海高度關注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動能。
去年8月,上海分別針對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產業3條新賽道制定了行動方案,在組織統籌、資金支持、載體布局、人才引育、開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爭取到2025年,3條新賽道的產業總規模突破1.5萬億元。浦東新區將采取推動改革立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制訂出臺產業政策等舉措來布局新賽道、優化新動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