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引領區丨打造“上海智造”引領區!浦東全力推進智能工廠建設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機械臂翻飛,無人行車設備來回穿梭,屏幕上生產信息實時更新,工人只需按動按鈕,各個流程就會全自動無縫銜接……智能工廠把人從單調繁重的生產流水線中解放出來,不僅為企業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實現生產數據的實時化和管理的精準化。目前,上海正在成為國內蕞大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輸出地,以及國內蕞大的智能制造核心裝備產業集聚區。而浦東作為上海經濟的壓艙石、領頭羊,在集聚了六大硬核產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智能工廠的建設、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從而打造“上海智造”的引領區。
“未來車”是浦東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六大“硬核產業”之一。這當中,汽車零部件是該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位于康橋的上海納鐵福傳動系統有限公司就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從1964年起,該企業的前身——上海汽車傳動軸廠開始批量生產汽車傳動軸。1988年,企業與全球蕞大的汽車傳動軸企業GKN合資,誕生了國內首家汽車零部件合資公司,至此發展了20多年。2018年,這家企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自我革命”——“數字化變革”。如今走進納鐵福康橋智能工廠,隨處可見的是線邊大屏、自動抓取設備、集二維碼定位和路線規劃于一體的AGV運輸小車等。走進生產運營信息中心,這里的工廠管理駕駛艙大屏上收集匯總了工廠管理運行所需要的全部數據,實現了工廠內部信息的縱向集成,受益于數字化系統細顆粒度的建設,整個工廠的運行狀態透明可見,問題根源清晰可循,行動決策精準可依。
圍繞管理數字化、制造數字化、裝備數字化和研發數字化四個方向,納鐵福康橋智能工廠已建設超過40個系統,約150臺AGV運輸小車、250臺機器人以及超2000臺傳感器,它們與現場工人形成數字化的工作網絡,推進整個工廠生產。除了做好傳統車企品牌的生產需求,該企業也在積極開拓新能源車市場,并針對這波車企新勢力的研發生產要求,結合數字化生產特點,加速產品研發和生產的過程。“對新能源的開發周期,從原來我們傳統車的兩年左右,壓縮到了大約現在只有9個月,要快速提供給客戶一個開發的樣件,包括蕞后我們正常批產,這就要求我們在整個開發過程中,要有一個快速迭代的過程。”上海納鐵福傳動系統有限公司信息化和系統支持部執行總監田劍表示:“我們現在的智能設計平臺讓我們原來的設計過程速度提高了66.7%。這個過程中,我們智能設計平臺跟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兩個平臺進行對接以后,可以讓整個制造過程,包括仿真過程都在系統里完成,大大減少我們做手工樣件的數量,滿足我們快速批產的周期。”
前不久,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布了2023年度市級智能工廠入選名單。全市77家企業入選,浦東就占了三分之一,入選的24家智能工廠中,既有生產核能裝備、電氣設備等高端制造領域“大國重器”的重型工業生產商,也有生產糧油食品、藥品、眼鏡等生活必需品的品牌商。為了助推智能工廠發展,《浦東新區智能工廠白皮書(2023年)》也正式發布,梳理總結浦東各硬核產業中標桿企業經驗做法,提出了特色產業智能工廠建設浦東范式。而通過搭建“需求發布+揭榜掛帥+產融合作”平臺,上海已累計為智能制造創新企業和智能工廠建設提供超500億元專項資金。按照分級分類推動智能工廠梯度建設,本市將在今年新建70家市級智能工廠。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