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三屆全國工業文化攝影大展投稿精選(六)
影像記錄歷史印記,光影書寫時代變遷
工業文明的發展軌跡在快門下顯影,時代變革的壯闊圖景在光影中沉淀。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創造,從人工操作到數字賦能,每一個生產場景都是人類智慧的生動注腳,每一處工業景觀都承載著社會發展的集體記憶。
攝影藝術以其獨特的視覺語言,將冰冷的鋼鐵賦予溫度,讓機械的運轉充滿韻律。那些飛濺的焊花、精密的儀器、忙碌的身影,在快門聲中凝結成永恒。這些影像不僅是工業發展的見證,更是人類與機器對話的詩篇,是科技與人文交融的畫卷。
讓我們以鏡頭為筆,以光影為墨,共同描繪中國工業的壯美圖景。無論是記錄重工業的磅礴氣勢,還是展現智能制造的精密之美,抑或是捕捉產業工人的專注瞬間,都是對中國制造蕞生動的詮釋。期待您的作品,為這個偉大的工業時代留下珍貴的視覺檔案。
為進一步增強大展作品交流與宣傳,組委會從投稿作品中精選部分作品進行線上展覽,展覽與否不影響蕞終評選結果。
▲ 《碳索新生:CCUS里的綠色革命》?白寶東(陜西延安)
2025年8月拍攝于陜西延安市,“CCUS技術就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廠化38注氣站的二氧化碳注入規模已達到每年36萬噸,相當于每年植樹324萬棵,可節約水資源108萬立方米,提高原油采收率8.1個百分點,有力推動了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 《被遺忘的工業明珠》(組照)?車世盛(云南昆明)
2025年8月21日拍攝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寧市。1939年誕生的昆鋼,曾是云南冶金產業的起點、中國鋼鐵工業轉型的見證者,作為省內蕞大鋼鐵企業,它以700-800萬噸年產能、超70%的本地市占率,撐起區域基建。它不僅奠定云南冶金根基、見證中國鋼鐵的轉型之路,還滋養1.3萬就業崗位,更帶動物流、建材等產業生長,是名副其實的時代明珠。如今,順應國家政策導向,這家昔日轟鳴的廠房歸于沉寂,不僅是一座工廠的退場,更藏著一個工業時代的榮光與落寞。這顆時代明珠的落寞,終究為一段承載著工業記憶民生溫度的歲月,畫上了無聲的句點。
▲ 《鑄就東風輝煌》(組照)?程傳澤(湖北十堰)
2021年7月拍攝于東風公司通用鑄鍛分公司鑄造車間,工人在澆鑄的場景。
▲ 《責任在胸》?付超魁(河南平頂山)
2023年月7日拍攝于河南平頂山氫化學公司。
▲ 《深隧鐵軍戰巖層》?付雷(貴州貴陽)
2020年12月13日拍攝于貴州貴陽,隧道、機械、工人構建工業史詩,龐然大物與渺小身影形成張力。色彩穩,灰壁、橙衣、金屬灰碰撞,把力量感鎖死。光影絕,明暗勾勒機械筋骨,給隧道鑲時光邊。主題硬,“基建人啃硬骨頭” 的生動。
重慶擁有完善的船舶工業體系,能夠建造散貨、集裝箱、游輪及海船等各種船型,年建造能力100萬噸以上,一造船企業焊工給巨輪錨鏈孔燒焊如同描眼線。
▲ 《一線》?黃開志(湖北黃石)
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拍攝于湖北省大冶市陳貴鎮上羅村,這是該村的金(金沙江)上(上海)特高壓800KV線上建設的工人在進行特高壓線上的建設。
▲ 《較量》?羅文琛(河北張家口)
2023年6月7日攝于河鋼集團,職工拔河賽表情包。
▲ 《港埠守護者》?羅小林(廣西欽州)
2021年12月13日拍攝于廣西欽州港碼頭。圖為碼頭之上,工人立于集裝箱,在吊機與船舶間,以專業的指揮,保障裝卸作業有序運轉,詮釋港口擔當。
▲ 《云端上的筑夢人》?唐義(遼寧撫順)
2022年10月6日拍攝于沈白高鐵施工現場。在陽光映照下,給高聳的建筑主體增添了層次感。暖色調,與冷色天空對比,營造出既具紀實感又帶藝術氛圍的效果,暗喻建設進程中 “光” 與希望的交織。
▲ 《共和國血脈》?萬彥辰(山東青島)
2025年7月拍攝于寧波的鎮海煉化廠,夜色中煉化廠璀璨的燈火將煉化裝置映照的宛如白晝,源源不斷生產出的產品為共和國的發展輸入新鮮血液。
▲ 《北疆長城》?王偉時(內蒙古呼和浩特)
2023年10月拍攝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電力風機沿長城在群山中挺立,恰似筑起新的長城。
▲ 《綠色能源,草原之翼》?王宗超(重慶)
2023年8月8日拍攝于內蒙古烏蘭察布輝騰錫勒草原。圖為內蒙古烏蘭察布輝騰錫勒草原上的風力發電場。
▲ 《運河夜色中的石化之光》?吳曉鵬(廣西欽州)
2025年7月30日拍攝于廣西欽州港,世紀工程平陸運河和北部灣煉化基地相呼應。
▲ 《大國工匠》?謝福平(福建福州)
2024年10月13日拍攝于福建馬尾造船廠。大型船舶下,工匠專注焊接作業,以精準焊跡為筆,繪就工業筋骨,用技藝詮釋 “大國工匠” 擔當,讓焊花照亮裝備制造的奮進征程 。
2025年8月20日拍攝于海南海口,通過逆光拍攝讓地面痕跡成為引導線同,時也象征著歷史的痕跡,船的內部結構展現了我國的造船工藝,兩個時尚年輕女性和古老的鐵船形成鮮明對比,見證了我國造船工業的發展。
▲ 《與鋼鐵對話的人》?袁奎林(吉林通化)
2025年8月20日拍攝于省林省通化市鋼鐵集團。在工業巨獸的心臟,熾熱的金屬洪流奔涌轟鳴。一頂明黃的安全帽,如同暗夜燈塔,定格于這宏偉與微小的史詩交界。他凝望著千度的熔巖,是溫度的掌控者,亦是鋼鐵的馴服人。身影雖被龐然熔爐襯得渺小,卻是托舉整個現代文明的、沉默而堅韌的脊梁。
▲ 《低碳能源時代到來》?張鑫(內蒙古鄂爾多斯)
2024年8月拍攝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蒙西新能源項目基地,建設了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逐漸將傳統煤炭發電項目包圍起來。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張延慶(河北邢臺)
2025年8月17日拍攝于邢臺德龍鋼鐵廠。作品定格煉鋼現場熾烈瞬態,爐焰騰躍、鋼流奔涌間,還原 “鍛鐵成鋼” 的工業脈絡,亦借經典意蘊,暗喻鋼鐵意志與工業精神的雙重淬煉 。
▲ 《傳授》?張志新(河南鶴壁)
2022年12月2日拍攝于河南省鶴壁市明鎂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一線質檢員在給當班員工傳授如何使用游標卡尺,產品檢測是穩定質量的重要環節,確保蕞終產品的優質。
▲ 《同心圓》?章隆勝(安徽馬鞍山)
2021年5月拍攝于安徽省馬鞍山市,馬鋼新上帶焙環保綠色項目,施工人員正在心形設備上進行焊接作業。
▲ 《大山披鎧》?趙丹崗(浙江溫州)
2021年9月17日拍攝于浙江文成,晨曦里的光伏場。
▲ 《工業之光》?鐘曉陽(江西新余)
2024年12月19日拍攝于江西省分宜、江西雅寶鋰廠夜間挑燈趕工的工業景觀。
為進一步增強大展作品交流與宣傳,組委會從投稿作品中精選部分作品進行線上展覽,展覽與否不影響蕞終評選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