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制鎮:被壓縮的發展與非城非鄉的多重困境
江南市鎮大多因市場而興,在明中葉以來的賦役改革和清末的鄉村自治運動中逐步確立“鎮管村”體制,進而成為基層建制單位。作為基層農村的商品交易中心,它們既是行政節點,也是區域公共服務中心,更是農民與市場連接的經濟樞紐,長期承擔著物資交換、信息流通與社會交往的復合功能。
然而,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出于治理成本、統籌發展等方面的考慮,不少建制鎮被撤并,轉變為以街市為中心、面向周邊農村的單一基層商業中心的單一功能區域。尤其在未能承接制造業擴散,或未被納入文旅開發體系,以居住和商服功能為主的集鎮中,商鋪逐漸閉門,房屋年久失修,街道也變得愈發冷清,曾經熱鬧的公共空間已難再現(見圖1和表1)。
圖1 逐漸褪去商業功能的市鎮老街(圖1拍攝于2025年4月,圖2拍攝于2024年2月)。本文圖片若無說明均由 曹靖東 攝
在行政降級、人口倒掛與老齡化、產業流失、產權結構復雜的背景下,缺乏依托制造業與文旅產業導入人口與資源的撤制鎮,面臨怎樣的發展困境?這些問題出現的關鍵機制有哪些?聚焦改善當前服務弱化、發展停滯等問題,社區存在哪些實踐探索與可能?本文選取浦東新區大團鎮三墩地區與奉賢區奉城鎮塘外地區為典型案例,同時結合其他撤制鎮社區(如嘉定徐行鎮曹王地區、浦東航頭鎮下沙地區、浦東周浦鎮瓦屑地區)情況,通過深入訪談村居干部與相關部門人員,嘗試回應上述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作品內容(包括在內的視頻、圖片或音頻)為鳳凰網旗下自媒體平臺“大風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網站不能正常訪問,建議升級瀏覽器
谷歌(Chrome)瀏覽器下載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