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機構一致蕞看好的10金股
深耕固體發動機及彈藥領域,武器裝備放量帶動快速增長
國科軍工是我軍固體發動機及彈藥領域核心供應商。公司為江西省軍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于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產品涵蓋各種導彈、火箭彈固體發動機動力模塊、安全與控制模塊,多型主戰裝備的主用彈藥、特種彈藥及其引信與智能控制產品,廣泛應用于防空反導、裝甲突擊、火力壓制、空中格斗、空面(地、艦)與艦艦攻防等作戰場景。
受益武器裝備放量,公司營收與歸母凈利潤高速增長。2019-2023年公司營收從3.08億元增長至10.40億元,復合增速為35.56%。2019-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從0.13億元增長至1.41億元,復合增速為81.48%。2024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4.82億元,同比增長20.57%;歸母凈利潤0.80億元,同比增長84.09%。
固體發動機領域,公司產品應用于我軍多型導彈/火箭彈。公司是國內少數從事導彈(火箭彈)固體發動機動力模塊產品的科研生產企業之一,承擔了Yx系列、Px系列等多項國家重要列裝導彈和軍貿C系列導彈、WS系列火箭彈等多項固體發動機裝藥的研制批產任務。截至2023年底,公司導彈(火箭彈)固體發動機動力模塊產品主要包括軍方定型列裝批產產品22型,型號研制項目21項。2022年,發動機動力與控制模塊產品收入1.14億元,其中約94%的產品應用于我軍現役主戰裝備。公司依托技術儲備及火工產品研制經驗,進一步擴充導彈(火箭彈)固體發動機控制模塊業務,截至2023年底,安全控制模塊產品主要包括軍方定型列裝批產產品3型,型號研制產品8型。
彈藥裝備領域,多款先進彈藥裝備產品中標列裝。公司具備多彈種總體設計能力技術,已成為除軍工央企集團之外唯一具備中、小口徑多種型號彈種的科研生產能力的企業,產品覆蓋穿甲彈、殺爆彈、多功能彈藥等各類彈種,應用于地面打擊、防空反導等作戰領域。除DJ022/JK彈、DJ014/XF彈兩型防空反導主戰裝備主用彈藥中標并定型列裝外,公司是我軍首型某類火箭彈近炸引信,首型某類串聯戰斗部隨進子彈用機械引信(YD003/XH),首型某類破甲彈用機電觸發引信(YD001/XH)的承制生產單位。2022年彈藥裝備產品收入3.62億元,其中約89%的產品應用于我軍現役主戰裝備。截至2023年底,公司彈藥裝備產品主要包括軍方定型列裝批產產品11型,型號研制項目8項。
行業準入門檻高,公司與裝備部門長期保持合作。公司軍品以總裝產品和核心配套產品為主,在軍工產業鏈中配套層級較高。2020-2023年,公司向解放軍裝備訂購部門銷售主用彈藥及研制收入從3.05億元增至4.67億元,占公司營收半數左右;向B1客戶銷售固體發動機動力模塊的金額從0.6億元波動增長至0.89億元。2021-2023年,對D1客戶銷售額從0.34億元大幅增長至1.68億元,主要系YD040/XM產品訂單大幅增加。
激勵機制逐步完善。2024年7月31日,公司發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授予共200人,約占公司2023年底員工總數的23.26%,其中195人為技術/業務骨干;擬授予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數量為360萬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2.05%。公司層面的行權考核年度為2025-2027年:1)2025-2027年扣非歸母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于6.8%/7.3%/7.8%,且不低于對標企業75分位水平或同行業平均值。2)以2023年扣非歸母凈利潤1.39億元為基數,2025-2027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15%,以此測算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84/2.12/2.43億元。3)2025-2027年研發投入強度不低于7%/7.01%/7.02%。
風險提示:1)下游客戶采購不及預期;2)產品研發進度不及預期;3)毛利率波動風險。
2024年中報點評:利潤率持續改善,發布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
收入端,國內經營承壓,海外增速較快
24H1公司實現收入69.8億元(同比-2.4%),其中科沃斯品牌服務機器人、添可智能生活電器收入分別-3%/+2%(收入分別占比49%/48%)。海外市場增速較快,24H1科沃斯國內/海外業務分別同比-10%/+11%(收入占比61%/39%),添可國內/海外業務分別同比-11%/+32%(收入占比60%/40%)。單Q2公司實現收入35.0億元(同比-10.4%),或主要由于國內市場銷售承壓。
高毛利新品占比提升+銷售費用率控制帶動歸母凈利率顯著改善
Q2公司歸母凈利率8.9%,同環比均有改善,同比+2.3pct/環比+0.3pct,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銷售費用率下降。Q2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3.5pct至51.0%,主要由于新品上市帶動科沃斯品牌Q2毛利率同比+5.3pct。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同比-3.6pct/+0.8pct/+1.2pct/+1.1pct,銷售費用率的節約或主要來自本期廣告營銷及平臺服務費減少。
發布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計劃、員工持股計劃
1)公司發布2024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計劃草案,激勵對象覆蓋1033人,①擬向激勵對象授予1709.51萬份股票期權,約占公司股本總額的3%。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32.31元/股;②擬向激勵對象授予790.78萬股限制性股票,約占公司股本總額的1.39%,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價格為20.20元/股。
首次授予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計劃的考核目標為以2023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4/2025/2026/2027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5%/8%/10%。
2)公司同時發布員工持股計劃,考核對象覆蓋11人,持股計劃受讓價格為20.20元/股,首次授予的考核目標為2024-2027各年度考核年度營業收入相較于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觸發值為2%/5%/8%/10%,目標值為4%/7%/10%/12%。如達成的增長率介于觸發值與目標值之間,解鎖系數為80%。
經營展望:利潤率有望持續改善,靜待國內新品上市后表現
我們認為,公司注重掃地機新品在成本上的改善,并完善洗地機分價位段布局,費用端提升投入產出比,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收入端下半年隨掃地機新品上市,洗地機進入價格低基數區間、線下逐步修復等有望逐步改善。考慮到公司收入端受國內市場消費疲軟影響仍有一定壓力,綜合參考股權激勵目標,我們調整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8/15.5/17.6億元,分別同比+124.8%/+12.7%/+13.5%,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17/15/14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國內消費持續下行等。
2024年半年報點評:大額減值影響報表利潤,HPBC2.0值得期待
評論:產業鏈價格大幅回落,存貨減值計提影響公司業績。面對行業調整期價格的劇烈波動,公司積極調整產銷節奏。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硅片出貨量44.44GW(對外銷售21.96GW);電池對外銷售2.66GW;組件出貨量31.34GW,其中亞太區域銷量同比大幅增長超140%。受產業鏈價格持續大幅下降和存貨減值計提影響,公司上半年出現大幅虧損,2024H1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損失57.84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損失48.70億元,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減值損失8.55億元,公司業績短期承壓。
推動BC技術產業化提速,HPBC2.0值得期待。行業競爭激烈,公司布局BC產品差異化競爭。2023年9月公司提出將全力發展BC技術,基于BC技術連續刷新晶硅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目前HPBC2.0量產線電池技術,公司推出面向集中式市場的雙面組件產品Hi-MO9,組件量產功率高達660W,高于同規格TOPCon組件30W以上,組件轉換效率24.43%,雙面率突破70%,抗隱裂能力提升80%,性能領先行業。公司預計HPBC2.0產品將于2024年底進入規模上市,2025年底前公司BC電池產能將達到70GW(其中HPBC2.0產能約50GW),2026年底國內電池基地計劃全部遷移至BC產品。
北美市場拓展取得突破,美國組件產能正式投產。公司圍繞供應鏈追溯管理體系、綠色可持續采購、本土化運營提升全球化能力,已實現北美區域出貨順暢通關,美國5GW組件工廠已經正式投產,對北美地區業務開拓形成了有力支持。2024上半年,美國樂葉光伏實現營收19.14億元,凈利潤7.59億元,凈利率高達39.63%。
投資建議:公司是硅片和組件雙龍頭,布局BC差異化發展。考慮產業鏈價格大幅回落及減值影響,我們調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4-2026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31/50.77/72.40億元(前值40.40/75.23/94.91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分別為-19/21/14倍。參考可比公司估值及公司歷史估值,給予2025年25xPE,對應目標價16.75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因素:終端需求不及預期,產能擴張進度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等。
2024年半年報點評:毛利率企穩,業績承壓
評論:鋰電池市場穩定增長,收入持續擴張。公司深耕鋰電池精密結構件(圓柱電池殼體/安全閥、方形電池殼體)、鎳基導體材料業務,主要配套下游鋰電池制造商,用于制造動力、消費和儲能等各類電池,終端應用于電動汽車、電動工具、電動輕型車、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和儲能。24H1動力及儲能需求增速較快,方形電池結構件增長較快;圓柱電池階段性去庫存結束,需求逐步恢復;鎳基導體材料銷售數量實現增長。24H1電池精密結構件、鎳基導體材料營收分別為3.83/1.96億,同比變動+39.73%/-5.65%,占營收比重分別為61.35%/31.35%,其中金屬鎳價格較去年有所回落,導致鎳基導體材料營業收入同比微降。
季度毛利企穩回升。受到鋰電池行業競爭激烈及下游去庫存因素的影響,23H2毛利率持續下滑,公司去年季度毛利率分別為17.0%/18.0%/13.7%/9.3%,今年上半年企穩回升,一二季度毛利率分別為13.7%/13.1%。
東楊新材料新廠及湖北金楊新廠房完工在即。東楊新材新廠房、湖北金楊新廠房投資預算分別為4700/5400萬元,截止24H1累計投入占預算比例分別達到97%/86%。公司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主要是來自于圓柱電池,目前正積極拓展方形電池結構件市場,新產能建設有助于公司擴寬產品種類,增加營業收入。
政府補助降低,非經常性損益減少。24H1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396萬元,去年同期為1020萬元,減少624萬元。24H1的非經常性損益為292萬元,去年同期為1023萬元,減少732萬元。24H1歸母凈利較去年同期降低954萬元,政府補助及非經常性損益降低對公司利潤影響較大。
投資建議:公司受到原材料波動、下游去庫存、政府補助降低等因素等影響,業績短期承壓,公司深耕圓柱電池結構件的同時,積極擴展方形電池結構件新產品。預計公司2024~2026年的歸母利潤為0.62/0.81/1.01億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圓柱電池需求不及預期,產能釋放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儲能電池銷量不及預期,新產品銷量不及預期。
經營質量持續提升,全面迎接800G1.6T進一步放量
事件:公司發布了2024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公司實現收入108.0億元,同比增長169.7%,歸母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284.3%。其中,單Q2實現收入59.6億元,同比增長174.9%,環比今年Q1增長23.0%。單Q2實現歸母凈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270.8%,環比今年Q1增長33.7%。
高速產品加速放量,利潤率持續穩健提升。隨著重點客戶持續加碼AI算力投資,公司400G和800G光模塊需求顯著增長,且客戶需求加速向800G及更高速率(1.6T)的技術迭代。得益于高速產品出貨比重的快速提升,以及持續的降本增效,公司毛利率、凈利潤率進一步得到提升。公司單Q2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33.4%和23.2%,相較于去年同期分別提高2.34和4.58個百分點,相較于今年一季度分別提高0.68和1.94個百分點。我們認為隨著800G及更高速產品的到來,以及公司在硅光等方案的技術優勢,公司整體盈利能力依然有持續提升的空間。
現金流表現優秀,存貨反應行業高景氣度。公司中報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達到103.7億元,與此對應的是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大幅度增長到80.2億元,符合公司上半年收入大幅度增長的趨勢。公司存貨來到61.7億元,相較于一季度末提高9.6億元。存貨中主要以原材料和在產品為主,為后續業績增長打好基礎。公司上半年生產654萬只光模塊,銷售620萬只,相較于去年同期的323萬只產量和346萬只銷量均大幅度提升。公司上半年總產能為900萬只,相較于去年同期497萬只提升81%,產能的持續擴充,有助于公司應對后續客戶進一步增長需求的需求。
產業加速迭代,格局向頭部進一步集中。在AI驅動下,通信和計算變得同等重要,從英偉達進展上看,芯片版本迭代速度縮短到1年,通信迭代速度也正被大幅度壓縮至1.5年甚至1年,技術領先、與客戶合作緊密的頭部廠商優勢被進一步放大。隨著英偉達蕞新一代產品交付的臨近,我們預計光模塊也將配套加速向800G/1.6T更高速率產品迭代,行業格局或將向頭部廠商進一步集中。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在AI需求的持續推動下,800G及以上高速光模塊需求和市場空間將進一步被打開,份額將進一步向頭部集中,結合公司當前高速增長態勢,以及行業的高景氣,我們上調公司2024-2026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為55.9、97.8、129.9億元,對應PE為20.4、11.7、8.8倍,當前位置堅定推薦,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AI發展不及預期,算力需求不及預期,市場競爭風險。
三片罐盈利改善,兩片罐海外表現靚麗
公司發布2024年半年報:24H1實現收入32.21億元(同比-3.7%),歸母凈利潤2.34億元(同比+47.9%);24Q2實現收入15.45億元(同比-14.5%),歸母凈利潤1.12億元(同比+7.0%)。公司Q2收入同比下滑,我們預計主要系受兩片罐價格承壓影響;盈利提升主要系三片罐成本改善、兩片罐高毛利海外業務占比提升,整體業績表現符合預期。
三片罐:客戶結構穩定,盈利改善。內銷不振,下游植物蛋白飲料客戶表現承壓(養元24Q2收入同比-19%),且預計天絲紅牛罐裝Q2收入短期波動,三片罐預計短暫下滑。公司逆勢優化產能配置(內江工廠建設完成,并計劃在南寧投建基地、完善配套服務)、提升供應鏈水平,預計全國化競爭優勢持續凸顯。此外,受益于主要原材料馬口鐵價格下行,盈利能力預計改善顯著。展望未來,24H2需求有望邊際溫和復蘇,天絲逐步調整完成、重回穩健增長,且馬口鐵價格仍處下行通道,盈利能力有望保持穩定。
兩片罐:海外表現靚麗,Q3盈利預計改善。我們預計24H1兩片罐銷量穩定,價格端受制于供需壓力&原材料傳導滯后影響,預計同比下跌。Q2疊加原材料鋁價維持高位(24Q1/Q2同比分別+3.2%/+10.8%),盈利能力預計承壓。展望未來,罐價有望實現修復,同時鋁材7月高點下滑(Q3至9月2日環比-3.2%),盈利空間有望逐步釋放。此外,公司海外積極擴張,24H1海外收入同比+17.9%,且海外毛利率高達22.9%、遠高于國內盈利水平,伴隨出海規劃穩步落地,有望助力盈利中樞向上。
現金流&營運能力表現平穩。24Q2凈經營現金流為1.60億元(同比+0.44億元);營運能力方面,截至24Q2應收、應付、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94/50/56天(同比+3/-13/+3天)。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5.4、6.5億元,對應PE為10X、8X、7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需求復蘇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產能爬坡不及預期。
紫金礦業601899)通過大宗交易+二級市場進一步提升股權比例,未來12個月有增持計劃
2024年9月4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龍翔鈺實業(原“龍凈實業”)的一致行動人鑫拓誠持有的484萬股股票被解除質押(占總股本0.45%),并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紫金礦業,本次大宗交易后,龍翔鈺實業及鑫拓誠共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由1.07億股減少至1.02億股,持股比例由9.91%減少至9.46%。
紫金礦業持續增持,當前持股比例達24.46%。1)2022年5月:原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向紫金礦業轉讓15.02%的持股權并委托10.02%的表決權;2)2023年10月底以來:公司發布7次控股股東增持超1%公告,截至2024年7月1日(第七次公告)紫金礦業合計持有公司23.15%股權;3)2024年1月29日:公告龍凈實業及其一致行動人解除此前委托給紫金礦業的表決權(占總股本9.91%),推測主要系避免觸及要約收購(解除前紫金表決權已達29.36%);4)2024年9月4日:龍翔鈺實業通過大宗交易向紫金礦業轉讓0.45%股權,轉讓后紫金礦業持股比例達24.46%。從紫金礦業持股數量看,剔除本次大宗交易,公司發布第七次增持超1%公告后通過二級市場增持923萬股。
未來12個月紫金礦業有增持計劃。本次公告截至9月4日,紫金礦業不存在減持計劃;除本次權益變動外,在未來12個月內,紫金礦業及其一致行動人有繼續增持龍凈環保600388)股份的計劃。控股股東持續增持,利于與公司協同性提升,公司長期發展邏輯性強。
2024H1經營表現良好,Q2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61.1%。Q2業績表觀增速下滑主因上年同期收回華泰保險款項沖回減值等因素致基數較高,剔除該因素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61.1%。2024Q1/Q2凈利率分別為8.65%/9.82%,盈利能力逐季提升主要得益于:1)高質量訂單兌現:去年以來公司緊盯新簽合同質量,2024H1環保設備制造業務毛利率為23.83%,高于2023A的23.39%;2)經營水平持續提升:2024Q1/Q2期間費用率同比變動-0.85pct/-1.68pct,“提質增效、全面降本”專項活動成效顯著;3)毛利率較高的新能源業務開始貢獻業績:2024H1新能源業務毛利率為27.9%,2024年3月29日拉果錯一期一階段項目投產,高毛利的綠電業務對公司毛利有積極貢獻。
環保訂單充沛,質量上行。2024H1末在手環保工程合同195.38億元,去年修訂完善《銷售合同質量管理制度》,控制未達公司毛利率控制線及墊資要求項目,訂單質量上行。
近1GW風光綠電項目建設中,儲能業務進展順利。2023年公司簽約超2GW礦山綠電項目,超27個項目在建(規模近1GW),拉果錯一期一階段/二階段、克州一期項目已投運,多寶山一期預計Q4投運;儲能2024H1末在手14.99億元訂單。
盈利預測與估值:公司明確“環保+新能源”雙輪驅動戰略,環保主業拿單能力強,綠電已開始貢獻業績,儲能業務拓展順利,進軍礦山裝備業務;2023年10月底以來已公告7次紫金增持超1%。預計公司2024-2026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81/14.01/17.06億元,同比增112.4%/29.6%/21.7%,對應PE估值11.2x/8.6x/7.1x。給予“買入”評級。
1、煙氣治理競爭加劇,利潤水平波動;2、儲能行業競爭激烈,盈利性風險。
PD-1銷售同比增長約50%,適應癥持續拓展
2024年8月31日,君實生物發布2024上半年業績報告:2024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17.37%),歸母凈利潤凈虧損6.45億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9.97億元)。
拓益銷售增長約50%,虧損進一步縮窄。2024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17.37%),歸母凈利潤凈虧損6.45億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9.97億元),虧損進一步縮窄。目前公司在銷售產品包括拓益(特瑞普利單抗)、君邁康及民得維這三款,報告期內拓益實現國內市場銷售收入約6.71億元,同比增長約50%,為公司營收增長的核心驅動力。費用端來看,2024H1銷售費用為4.28億元(同比+14.59%),管理費用為2.40億元(同比+3.19%),研發費用為5.46億元(同比-42.40%),研發費用明顯縮減,主要系隨著公司核心產品拓益的多項臨床試驗達到主要研究終點以及“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的實施,公司將資源聚焦于更具潛力的研發項目,臨床、技術服務費及職工薪酬均相應減少。
PD-1三項新適應癥國內獲批,另有兩項sNDA獲得受理。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產品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新獲批三個適應癥,包括2024年4月獲批聯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的一線月獲批聯合依托泊苷和鉑類用于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一線月獲批聯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用于經充分驗證的檢測評估PDL1陽性(CPS≥1)的復發或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一線治療。同時,聯合貝伐珠單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用于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的一線治療這兩項sNDA獲得NMPA受理。多適應癥加持下,公司PD-1單抗有望迎來二次成長空間。此外,特瑞普利單抗于海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上市申請進程亦在穩步進行。
BTLA單抗全球III期臨床順利開展,早期管線差異化布局。公司自主研發的BTLA單抗tifcemalimab聯合特瑞普利單抗作為局限期小細胞肺癌(LS-SCLC)放化療后未進展患者的鞏固治療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JUSTAR-001研究)計劃在中國、美國、歐洲等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招募約756例受試者,目前研究已完成中國、美國、歐洲及日本四地的首例受試者入組(FPI)及首次給藥,正在持續入組。國內也啟動了tifcemalimab聯合特瑞普利單抗用于治療cHL的關鍵III期臨床研究。后續管線中,公司將重點推進Claudin18.2ADC(JS107)、PI3K-α口服小分子抑制劑(JS105)、CD20/CD3雙特異性抗體(JS203)、PD-1/VEGF雙抗(JS207)、DKK1單抗(JS015)等產品。
預計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92億元、-5.15億元以及2.67億元,對應EPS分別為-1.21元、-0.52元以及0.27元,維持“買入”評級。
1、研發進度不及預期或研發失敗風險;
2、產品競爭加劇或進一步降價風險;
3、產品出海商業化不達預期風險。
上半年業績增長4.3%,國內外開拓持續突破
公司發布2024年半年報。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同比減少8.5%;歸母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4.3%。2024單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同比減少10.0%;歸母凈利潤7.1億元,同比增長3.1%。
訂單結構改善毛利率微增,期間費用率受匯兌影響有所提升。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為35.83%,同比提升0.15pct,主要得益于海外銷售產品結構變化,海外市場毛利率同比提升1.25%。2024年上半年期間費用率為12.2%,同比提升3.05pct,其中財務費用率同比提升1.26pct,主要系去年同期外幣貨幣性項目產生的匯兌收益較高;研發費用率同比提升0.87pct,主要由于本期研發投入加大。公司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為10.6億元,去年同期為-5.1億元,現金流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兩金管控行動有效實施。
國內外開拓取得突破,在手訂單充足。公司在國內外市場開拓持續取得重大進展:1)2024年6月,公司成功中標中石油2024年電驅壓裂設備(帶量)集中采購招標項目;2)2024年5月,公司與伊拉克中部石油公司等相關合作方就曼蘇里亞項目初步簽署開發生產合同,共同開發伊拉克第二大氣田——曼蘇里亞天然氣田;3)報告期內,公司成功斬獲中亞戰略客戶重大天然氣項目訂單,這是公司單筆蕞大的設備訂單;4)公司順利完成北美首套中國電驅壓裂裝備的交付并在井場上應用,在7月又再獲老客戶青睞,斬獲客戶電驅壓裂設備新訂單。上半年公司獲取新訂單71.7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92%,報告期末存量訂單91.91億元。充足的在手訂單對未來經營業績起到積極支撐作用。
十四五增儲上產將加速推進,非常規油氣開采需求持續增加,公司作為壓裂設備龍頭將充分受益。《“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規定,“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堅持常非并舉、海陸并重,積極擴大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加快頁巖油、頁巖氣、煤層氣開發力度。”2030年前我國原油產量有望維持2億噸,天然氣產量穩步提升,相關的油田服務市場也會持續增長。展望未來,伴隨著增儲上產和油氣資本開支的持續增長,非常規油氣產量的提升將使壓裂設備行業將成為藍海市場,作為國內壓裂設備龍頭,杰瑞股份002353)將充分受益。
回購股份及員工持股計劃穩步推進,彰顯公司充足信心。2024年1月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2024年度回購股份方案的議案》,實際回購時間為2024年2月23日至2024年6月19日,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數量5,873,6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7%,成交均價30.86元/股,支付總金額為181,269,483.44元(不含交易費用)。2024年4月公司發布《事業合伙人4期員工持股計劃》,資金總額不超過4,500萬元,股份來源為前期公司回購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15%。回購及員工持股彰顯公司充足信心。
若不考慮未來股本變動,預計公司2024年-2026年EPS為2.65元、3.16元和3.64元,對應2024年8月29日收盤價的PE分別為10.4X、8.7X和7.6X,維持“買入”評級。
Q2毛利率環比改善,公司盈利轉正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34億元,同比增長12.12%;歸屬凈利潤0.08億元,同比減少78.70%;扣非后歸屬凈利潤-0.13億元,同比轉負。公司實現單二季度營業收入6.85億元,同比增長8.38%;歸屬凈利潤0.26億元,同比減少24.00%;扣非后歸屬凈利潤0.19億元,同比減少18.75%。
得益于境外業務高速增長,以及裝配式PC構件產銷量的大幅增加,公司上半年收入穩步增長。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34億元,同比增長12.12%,單二季度營業收入6.85億元,同比增長8.38%。其中,鋁模及防護平臺營收7.4億元,同比下降1.11%,裝配式預制件營收2.0億元,同比增長57.56%;境內與境外收入增速分別為8.94%、25.71%。
受行業需求下行影響,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單二季度來看,公司毛利率水平環比改善,公司盈利轉正。公司上半年綜合毛利率24.43%,同比下降2.31pct,單二季度來看,公司綜合毛利率26.22%,同比下降2.12pct,環比提升4.5pct。費用率方面,公司上半年期間費用率20.46%,同比下降1.97pct,其中,銷售、管理、研發和財務費用率分別同比變動-1.06、0.14、-2.00、0.96pct至6.25%、5.48%、4.52%和4.21%,單二季度期間費用率16.81%,同比下降3.72pct,其中,銷售、管理、研發和財務費用率分別同比變動-2.06、-0.50、-1.48、0.33pct至4.89%、4.69%、4.03%和3.21%。減值方面,公司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0.41億元,同比多損失0.27億元。綜合來看,公司上半年歸屬凈利率0.67%,同比下降2.85pct,扣非后歸屬凈利率-1.13%,同比下降2.62pct;單二季度歸屬凈利率3.74%,同比下降1.59pct,扣非后歸屬凈利率2.78%,同比下降0.93pct。其中,上半年非經常性損益中蕞主要的是收到工業園區補貼及出口獎勵0.26億元。
上半年收現比有所提升,單二季度經營性現金流流出幅度收窄。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出1.49億元,同比多流出0.16億元,收現比82.29%,同比提升2.82pct;單二季度來看,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出0.41億元,同比少流出1.06億元,收現比57.91%,同比下降0.68pct;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同比提升4.35pct至69.20%,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同比增加28.50至222.72天。
隨著行業出清進一步深化,供給集中度或將持續提升,頭部企業有望率先受益。近年行業發展進入調整階段,新進入的鋁模公司因物資積累儲備不夠,增加新材料壓力較大;同時產品商業模式具有精細化程度要求高的特點;因此,部分中小型企業選擇退出行業;頭部企業則憑借在規模、品質、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形成的競爭優勢,市場份額逐步擴大,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未來帶來的業績兌現值得期待。預計公司2024-2026年實現業績1.4、2.4、3.1億元,對應當前市值估值為13.6、8.2、6.3倍,維持“買入”評級。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投資者關系關于同花順軟件下載法律聲明運營許可聯系我們友情鏈接招聘英才用戶體驗計劃
有害信息舉報涉未成年人違規內容舉報算法推薦專項舉報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524678515 僅微信